公司新闻
致力于弱电行业中高端产品与先进应用的倡导者
2024年7月,我接过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旗帜,从有福之州来到了漳水河畔,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。在陇原的广阔天地里,我用热爱与汗水续写志愿故事,让青春之花在西部热土上灼灼绽放。
“老师,您从哪里来?”操场上,孩子羞涩又好奇地问我。这也是第一节课上被孩子们问到最多的话。尽管九、十月份的漳县已经褪去了暑热,但支教工作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第一个挑战便是,一节课要面临三个班近两百名学生。上课铃声响后,看着眼前窜动的学生,以及他们嗡嗡的低语声,我的手心不自觉地微微出汗。我下意识地吹响了哨子,并组织他们集合。我再次看向那二百余张面孔组成的“汪洋大海”。人群如退潮般安静了片刻,又迅速泛起交头接耳的“涟漪”。我甚至听到他们小声的议论:“呀,口音不一样呢!”无数道好奇的目光直直投向我,他们热烈的情感让我因紧张而悬起的心慢慢落下。
“老师,你喜欢踢足球吗?”这是我兼任校足球队助教后,常常被孩子们问起的话。学校的足球氛围十分浓厚,从训练的积极性和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不难看出,他们很热爱踢足球。那些在草皮上奔跑、翻滚的午后,和足球无数次碰撞球门的傍晚,早已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刻下了印记。
“我希望用体育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,让他们看到未来更多的可能性!”这是我的初心。在与体育组的老师交流后,我发现乡镇学校体育社团的生活丰富多样,但孩子们对于各类体育运动的历史文化、竞赛规则、理论基础却知之甚少。为此,我开设了适用于西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课程。我通过科学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,为学生科普体育运动知识,并通过体育运动来监测学生的身体素质,从而更全面地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。
截至目前专题课堂已经开展了4场,覆盖漳县第一中学、漳县第二中学、殪虎桥中小学等近千名学生。课程内容包括足球、排球、运动损伤与急救安全、科学发展体能与练习方法等。
“老师,您要走了吗?”六月,挂在孩子们嘴边的是那一句句不舍的话语。夕阳的余晖沉入远山的怀抱,操场尽头,几个身影在渐浓的暮色中奔跑着。他们的笑声被晚风送得很远很远。我抬起头,深深呼吸着这干燥而熟悉的空气。这一年,我将心中的世界展现给他们,也看到了孩子们闪闪发光的“星空”。这一年,我明白了支教的意义就是点亮微光,静待成长。
作者简介:陆睿杰,福建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,服务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第二中学。
关于我们人才招聘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