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致力于弱电行业中高端产品与先进应用的倡导者
7月25日,甘肃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将在金城兰州拉开帷幕。届时,来自全省的年轻运动员将齐聚一堂,以汗水浇灌梦想,用拼搏诠释青春。
作为东道主,主场作战的兰州健儿蓄势待发,将以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、更团结”的奥运精神为目标,深刻诠释“强健少年体魄,绽放青春光彩”的赛事内核,用实际行动展现兰州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成果。
从“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”的刚性落实,到校园体育社团百花齐放;从传统项目固本培元,到新兴赛事亮点纷呈,兰州市深耕学校体育改革,聚焦中小学生健康素质的提升,推动校园体育多元化发展。
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和活动是兰州校园体育的特色之一。除了传统体育项目,兰州市各中小学还引入了新兴体育项目,如网球、手球、软式垒球等,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。同时,学校还将体育与文化、艺术相结合,开展体育文化节、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等活动,让学生在体育中感受文化的魅力,在文化中领悟体育的精神。
同时,通过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紧密合作,积极探索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。各中小学在抓好文化课教学的同时,大力开展体育活动,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;体育部门则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教练指导、赛事组织等支持,促进学生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。
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早在2019年,兰州市就引进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项目,共有200所小学、52所初中学校参与改革项目试点。通过“体育走班制”教学,打破空间、时间、班级、年级的壁垒,整合学校体育课组织安排;各学校将“体育趣味课课练”“大课间素质操”“全员运动会”融入教育教学内容,创新教学形式,提高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,激发了学生的活动热情,充分保障学生每天校内综合体育运动不少于2小时。
浓厚的比赛氛围,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,进一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我市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育人价值,以“教会、勤练、常赛”为宗旨,持续完善校、县区、市三级体育竞赛体系,努力实现全市校园体育良性发展。
“奔跑吧·少年”系列赛事活动是兰州市青少年体育的一大品牌。自2024年起,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青少年综合运动会、冬夏令营等赛事活动,吸引了超过2万名青少年运动员参与。去年举办的“奔跑吧·少年”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兰州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选拔,设置了足球、篮球、三人篮球等6个项目,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22个代表队、数千名运动员同场竞技。
据兰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参与体育比赛激发锻炼热情,我市每年举行中小学生篮球、排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武术、健美操、围棋约16个项目的单项比赛,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综合运动会。与市体育局联合举办2024年兰州市青少年综合运动会,设置16个比赛项目,共有近1500支代表队,15515名学生参加了比赛。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,既实现了以赛促教的教学目标,也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强体质、锤炼意志、健康成长。
除了市级赛事,学校内部和校际之间的比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。许多学校组建了各类体育社团和校队,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,并定期组织校内联赛和校际交流赛。
随着公众对青少年体育运动重要性认知的日益深化,家校社联动模式为校园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许多学校开放体育场地,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周末亲子运动;组建家长运动志愿者团,协助开展体育活动。社会体育组织如兰州陇原竞技职业足球俱乐部通过暑期训练营、校园足球联赛等形式深度参与。2025年7月,兰州市U13足球精英梯队暑期训练营在兰州奥体中心开营,30名通过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选拔的队员接受职业化训练。主教练张赟强调:“训练中要让球员成为主角,通过一个月集训提升技术、战术与比赛意识,同时培养责任感与团队精神。”
兰州市还积极探索“市队俱乐部”“市队企办”“市队协会办”等模式。相继组建了市少年乒乓球队、游泳队、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队以及青少年女子排球队。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培养模式,不仅提升了青少年体育的整体水平,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。
2017年,兰州市成为西北首个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。经过多年建设,全市共有3个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(区)、169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、31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;全市还建有3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校、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校、34所全国冰雪项目示范校,兰州市教育局也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、篮球“满天星”训练营。
2020年底,兰州市成为“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示范区”。2023年,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(教学改革)暨兰州市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,121所学校的11920名学生参加了展示,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213名校长、教师到现场观摩,兰州市体育教学的改革成效得到大家一致认可。